Q1.你說的"課文"讀熟,是回去翻國文1~4冊的文言文嗎?
那些複習講義裡會有嗎?
A教育部公布40篇古文,課本一定會收錄,除非你的課本消失了,或者你上課沒再聽,又或者你的老師太爛,才需要買復習講義<我推薦晟景的40不惑>
Q2.你說40篇古文要注意作者使用的技巧(EX:剝筍法),那個40篇古文裡面會寫嗎?
A
40不惑沒寫,那是我的老師上課補充的。我意思是指,要注意文章的結構。
有一年學測非選考顧炎武的廉恥,他使用的方法是平提側注法,但如果你寫不出平提側注法這個名詞也沒關係。
只要寫出「管仲認為禮義廉恥很重要,而歐陽修進一步提高了廉恥的地位,最後顧炎武特別著重在'恥'」這樣子的寫法就可以拿到一定的分數了
Q3我需要買論孟嗎?會考嗎?
A不確定,但我可以告訴你,之前不怎麼考,說不定就在你們這屆考也說不定
我的老師說的好:「李杜文章千古傳,至今已覺不新鮮」意思是李白和杜甫的東西已經考到爛了,以後就比較不會考<我不敢肯定>
Q4學長,請問國文作文要買哪本參考書比較好呢?
A我的國文老師有送我一本國文作文,【大考寫作精通<龍騰文化>作者:林宗賜 】我覺得還不錯
Q5高中的國文跟國中有什麼不一樣?
A高中的古文偏多,國中較要求解釋和注音,高中則不會;高中比較注重作者使用的寫作技巧,和整篇文章的結構。
Q6如果想要在三年後指考國文90分以現在要怎麼開始準備?
A國文要90分簡直難如登天,你還不如把時間花在其他科
Q7要把古文觀止讀的很透徹嗎?
A沒有這個必要,學測幾乎不會考古文閱測,而指考有可能出一大題古文閱讀測驗,出兩題單選來測驗妳對本篇古文的了解,但兩題x2分=四分,妳覺得有必要為了這兩分,把整本古文觀止和修練新法讀到滾瓜爛熟嗎?
Q7關於國文,高一高二段考前,課文和當課補充文選的文章都會精讀,形音義的部份也會比較加重的去了解。可是遇到閱測,除非是看過的文章,不然看了通常是一知半解,選項一出現類似的答案就會亂掉了。
A那就是本身閱讀量不夠,不過也有可能是題目出太爛
<模考的題目有時真的很爛,亂出一通!>
不過如果是本身閱讀理解的能力不夠,我是不建議還要浪費時間來練習,念其他科C/P值比較高(嫌時間多或者一天有48hr的人就去念吧! )
萬一考出來你要怎麼辦
學弟滿臉疑惑的問我:<學長,國學知識到底要不要讀?>
我說:<不要讀>
他就反問我說:<那考出來你要怎麼辦?>
心裡袂送,我腹誹:<阿是要我賠你錢是不是?>
我就再反問他說:<那你讀完那些"比較"會考的題目了嗎?>
他就愣住了。
大家應該有讀過期望值的概念,
丟銅板,正面和反面的機率都是二分之一,
如果正面,你就可以得到十元,如果反面,你就什麼也沒得到
這樣你玩一次這個遊戲,得到的獎金的期望值是十元乘以二分之一等於五元
分數也有期望值,從過往的考題可以推測出各個單元的出題率、出題形式、占的分數,出題機率x所占分數=分數期望值
當然,考題是有可能改變,分數也會改變,所以這只能推個大概
不過這就夠用了,你當然是從分數期望值較高的開始讀起
而國學知識,最多只出一題多選題,
如果你那些分數期望值較高的科目都讀完了
閒著沒事幹,你要讀國學知識我不會攔著你
當然,或許你有神奇的預知能力,
預知到明年會考超過十分的國學知識
所以決定要來發憤圖強,一天唸十個小時的國學知識
這樣就可以把其他人都電爆
但我疑惑的是,如果有這種預知能力,
你為啥不拿去預測樂透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