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要怎麼定義?  

這世上有一個不變的我存在嗎? 過去的我現在的我是同一個人嗎?

 

1 記憶

有人會認為: 記憶可以用來定義,同一個人會記下在他生命當中所發生的事情,現在的我記得過去的我所發生的事情,所以過去的我」和「現在的我」是同一個人。

(1)可是如果我因為意外而失憶了怎麼辦? 失憶前的」等不等於失憶後的「我」?

(2)記憶會隨著時間流逝而遺忘,像我現在就沒辦法清楚地回想起小時候的記憶,我也很確定有很多記憶都遺忘掉了,那小時候的我現在的我是同一個?

 

2 外表

有人說: 用外表可以認出一個人,今天看她是長這樣,明天再來看她,她還是有著相同的外表,雖然會慢慢老去,可是這是有連續性的,從小時候一路到成年,再到老去,這是一個連續而不間斷的過程,所以小時候的我」、「成年時的我」、「老年時的我」是同一個人

(1)可是如果是因為車禍火災等意外,而外表有所受損的怎麼辦?
(2)
如果去整形呢?
(3)
用化妝術也可以極大程度的改變外表,雖然是暫時性的,可是從旁人的角度來看,外表就是不一樣了
(4)衣服配件都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外表,平平都是同一個人,穿吊嘎腳下踩著拖鞋時是肥宅,改穿西裝打領帶還是肥宅就是社會菁英
以上四點都喪失了外表改變的連續性,所以外表到底可不可以用來定義?

: 我認為化妝和整形都是個人的自由,別人沒什麼好說嘴的

 

價值觀 (價值觀是指:「我認為什麼是比較重要的,什麼是比較不重要的」)
雖然價值觀的變動比較不容易發生,但價值觀還是會改變的
我國高中時,考試和分數是最最重要的事情,在那個時候,我的生命中沒有比考試和分數更重要的事情了。
而對於現在的我而言,看書和自主學習是比較重要的,考試和分數就退後到比較後面的位置了。

 

另外各位可以假想一個情境: 「一個人原本是個工作狂,一直瘋狂於工作,到有一天突然生病倒下,生病讓她重新省視自己的生命,決定之後要把家庭和個人生活,提升到比較重要的位置。」可以注意到在這個故事中,生病前的她,是工作擺第一,生病後的她,則是家庭和個人生活擺第一,價值觀發生改變了。

 

偏好 (偏好是指「我喜歡什麼東西,我討厭什麼東西」)

偏好是會改變的,我以前很喜歡看金庸,可是現在已經沒有那麼喜歡了,我小時候超級討厭吃青椒,但現在可以勉強接受。

我國中時很喜歡玩楓之谷,但現在的我則不再喜歡了。

 

5 知識/見識/技能/待人處事 (這些都是我們持續學習所造成的改變)

當我看完一本書之後,我就已經改變了,從書本中所學到的知識,可能會改變我看待事情的角度,我可能會選擇用不同的方法去處理事情,所以看完書之前的「我」,和看完書之後的「我」,已經不一樣了。

更別提讀大學前的「我」,跟讀完大學後的「我」,根本就是天差地遠,一個是小屁孩,一個是準醫師了。

 

6 靈魂

在科學證實有靈魂這件事之前,我不會採信靈魂的說法

 

 

 

結論: 記憶外表、價值觀偏好知識見識技能、待人處事,這些都是一直在變動當中的,所以」也是一直在變動的,並沒有一個確定不變的「我」存在。

從小到大,如果要勉強說有什麼東西是不變的,大概只有「喜歡看書」這個興趣還存在,其他的都已經有了巨大的改變了。(呃,還有減肥這個願望啦,從國三就一路立志要減肥,但脂肪一路不離不棄,生死相隨地跟著我跟到現在)

事實上,不要說是十年,就是四年前剛進大學時的我甚至是去年時的我,跟現在的我都有不少的差距了。

由此可知,未來一年後的我三年後的我十年後的我,也是不可知的,我不知道未來的我會成長成什麼樣子,唯一可以確定的是: 肯定跟現在不一樣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mallblackdog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